2011年3月23日 星期三

台灣肝炎鼻祖 — 宋瑞樓傳

<醫者之路>這本書是宋瑞樓教授的傳記。宋教授是我們台大醫學院學生心目中最景仰的老師之一,作者廖雪芳女士居然能夠如此生動地把宋教授早年養成過程、家庭生活,以及而後發展的嚴謹治學態度,包括教學、服務、研究等等都寫在這裡,實在十分難得。以宋瑞樓教授如此謙虛的長者,廖女士要蒐集到如此詳盡的資料,一定要經過旁敲側擊,加上拜訪很多很多宋教授當年的同學、學生、家人,才有辦法獲得如此完整的資料,而讓醫療人員、學生以及社會人士能從這書中更瞭解這位長者,而生見賢思齊之心。

作 者:廖雪芳
出版公司:天下生活出版

取自當代醫學第二十九卷第十期每月一書專欄

作者:賴其萬教授

在廖女士筆下,我們可以獲知宋教授平常從不提起的早年成長過程。宋教授的先父宋燕貽醫師是台北醫學校的畢業生,早年在竹東地區開業,宋教授回想他父親如何親切的對待病人,有時自知能力有限而轉診,還親自將病人送到台大醫院,而藉這機會從母校的優秀人才以及先進設備獲得醫學新知。宋教授說他親眼看過父親除了內科以外,眼科、耳鼻喉科也會,還會處理外傷、骨折、膿包、難產,真的是一位照顧病人的全科醫師,而感慨地說「真不知道他們那一代為什麼這麼能幹,簡直十八般武藝樣樣都會」。他回憶當年他父親不慎墜樓逝世,棺木從家中出發到墓地,途中在竹東市內繞行,他看到了沿路許多人都在門口行禮致意,甚至在路上祭拜,他說他心裡非常感動,他早就知道父親非常受人尊敬,但沒想到會到這種地步。這種回憶讓人深深感到醫病關係可以是這麼溫馨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他述說自己的求學過程,如何碰到幾位恩師,引用啟發式的教學,在高等學校那幾年促成他能廣泛的閱讀、思考,而訓練他獨立判斷的能力。書中對他在學中的學習過程以及做人態度上也有相當多的著墨,譬如說宋教授很客氣謙稱自己記憶力不如別人,結果他就發明了一種關連法補強,不透過硬記,而善用聯想。宋教授十分注重觀察本土醫學,從病人來找他的研究題目,同時他深深感到「看病最重要是問診」,他認為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則的身教,他說:「老師對病人的作法就是學生最深刻的榜樣,也是最好的醫學倫理。」。
書中有不少宋教授發人深省的話,譬如說他很喜歡講的一句話是「做自己愛做、能做,全力投入,做到最深、最徹底。」。他也說「每個人先天都不同,…..也不必相互比較,社會上需要各行各業的人,即使是工友,只要能夠敬業,就一樣值得尊敬…..」。他在書中也提過,某個實驗室技術員,他們都尊稱他為「周教授」,有了他在,實驗都有著落。宋教授這種尊重別人的態度也反映在他非常重視的團隊精神。他記得光復不久,台大醫院為爭取薪水發生一些爭辯時,有些醫師認為如果跟醫院爭取不成時,就乾脆離開醫院不管了。但宋教授雖然非常同情這些無給制的助理醫師,但他還是堅持要考慮大局,認為「如果在台灣處於醫療人員青黃不接時輕言放棄,那誰來培育醫生,研究醫學,提高高水準的醫療?制度上的不合理,當求改進之法,不應該影響到醫學教育、研究和醫療。」 台大醫院在他的影響下,病理科的葉曙教授,以及外科的林天佑教授,這些一時之選的醫界奇葩,都能同心協力加入肝病的研究,而創造出台灣肝病研究的奇蹟。宋教授更訓練出一個堅強的內科肝膽研究團隊,這充分的反映出宋教授的工作哲學,「單打獨鬥和病魔作戰是不行的,必須各專科醫師聯手出擊,並列出詳細的抗癌計畫,做整合性治療,才能控制疾病,進而獲得健康。」。
畢業後,宋教授剛好經歷到台灣光復與日據時代制度的改變,譬如說內科本來有第一、第二、第三內科,而後合併為一科,而後再陸陸續續地發展出許多新科系的成立,譬如說台大醫學院的「醫事技術系」,就是宋教授開創而擔任首任系主任,而後來宋教授到內科當主任時,又促成「復健科」的成立。住院醫師的制度是光復後成立,而宋教授就是主導教授之一,以後內科的次專科陸續發展,也是宋教授親自參與。宋教授描述他第一次赴美進修時,大可以留在芝加哥大學學習最艱深的消化學研究,但他在芝加哥大學半年後,他認為有些名大學擁有非常堅強的陣容,以及深入的研究,但卻沒有重視一般內科教育。他申請轉到杜克大學,因為他發現杜克大學的教學目標是以內科醫師為目標,而非次專科。他堅信如果內科醫師的養成培訓重點放在次專科的話,缺少醫療院所需要的人才,將無法勝任以家庭為照顧單位的綜合性、持續性的醫療工作,因而促成了台大醫院成立了「家庭醫學科」。
在美國期間,他觀察到「美國重視醫學教育,花了很多心血瞭解學生、引導學生,教育方法不斷評估和改進;日本學生則是自修較多,老師做給你看,學生跟隨就是了。」 宋教授對教學相當用心,他認為最重要的是要訓練學生思考,主要的是看學生不懂什麼,想辦法讓他瞭解,並不是指出錯誤,告訴他答案就好,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像老師一樣的思考」,這才是教學。宋教授主張「醫學生應該參與病人的照顧」,「醫學教育的成功在於第一、是否能誘發學生的興趣,第二、所學的知識有無應用的機會。」 宋教授也提起,醫學院的招生以目前升學方式進入醫學院,學生是否能適任醫生的工作,他亦有所質疑。「聯考明訂的學科分數決定是否能進入醫學院是非常不足的,不適合醫療工作的人不可能因為接受醫學教育後就能變成適合。」 他也對國內教育從小就是填鴨式教學,不啟發思考,不重觀察、應用、抓重點、表達和溝通,是醫學教育的一大困擾。
宋教授在專業方面的研究成就,發表許多重要醫學論文,得過許多獎,以及得到中央研究院的第一位臨床醫學背景的院士殊榮,都是學術界、社會人士眾口皆碑。他最主要的成功秘訣,是來自他的治學態度,他「發現問題,重視實驗」,從他早年對「肝功能」的研究發現,「日本人多胃潰瘍與台灣人多十二指腸潰瘍」的不同背景而進行各種實驗,以及「台灣人很多喝牛奶就會拉肚子」的現象做出很重要的發現。他利用內視鏡、胃檢車、腹腔鏡、超音波,以及肝癌的各種早期發現的方法,最後擴展到分子生物學的應用等等,宋教授始終都與世界同步,而且在某些方面也替台灣的本土醫學做出劃時代的發現與貢獻。
宋教授更難得的是他不只關心他的專業,他走出象牙塔將其應用,公諸於世,付諸實行,譬如他將肝功能檢查GOT、GPT納入台灣捐血者的篩選,而成功地減少了因輸血而得到肝炎的病例,以及他當年為推動肝炎疫苗時,因為社會有許多的不安,而全省走透透地開說明會。書中也提到他為了擔心疫苗可能引起的問題,晚上都不能睡好。在書中197頁有張插圖,背景是「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基金會關心您--寶貝心肝」的活動海報,看宋教授穿著和志工一樣的背心在台上演講,也可以看出宋教授對社會的投入。
最後透過這本書,我們也才瞭解宋教授的情感生活是蠻豐富的。大學時代他自己曾想過不想結婚,理由竟然是「一、不願生出可能受日本人欺負的日本人,二、是認為自己體弱多病,遺傳基因不好,不想傳給下一代。」 事實上宋教授有一個很美好的婚姻,師母非常賢慧,三個女兒都非常有成就。宋教授書中也提到,他們唯一的男兒童年時就不幸溺斃,這件事對他是很大的打擊,但當他在追述這意外事件時,他竟還念念不忘感恩「當發現小孩在池塘裡面溺斃時,仍抱到台大急診處,當時台大醫院院長高天成及外科郭宗波醫師,明知孩子已死,仍然全力急救,至今仍深深感念。」。書中也提到,他在「學術生涯四十四年」的文章裡說「參與研究的人都努力不懈,以醫院為家,沒有下班時間,也沒有週末,自己投入研究時,諸多事情都有勞女人,藉此機會向他們的妻子和家眷致敬。」,字裡行間充分流露出宋教授是如此性情中人,也難怪周圍的同事學生都與他一起共事樂此不疲。
最後我想宋教授如此用心的提拔後進,建構了一個台灣本土醫學肝病研究的堅強團隊,也產生了兩位肝病權威的院士--陳定信教授與廖運範教授。從陳定信院長的一句話裡面可以看出宋教授對學生的重要性,他說「宋教授就像森林中的巨人,森林裡像迷宮一樣,走在其中很容易迷失方向,此時,只有超出森林的巨人,才能看清楚彼方的出口,能夠指引出正確的方向。」。
四年前我結束國外醫學學術生涯回國,第一次在台灣醫學會裡看到宋教授,他把我拉到一旁所說的幾句話一直到現在仍然常在我心。宋教授當時說「台灣的醫療目前會走到這個地步,是我們醫學教育的問題,但是這些老師都是我教出來的學生,所以我應該切腹自殺。」。一年前我參加了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的團隊,每天早上七點半的全院晨會,宋教授聚精會神的認真態度以及充滿睿智的觀察分析,使我發現學生時代對宋教授的「畏」已不再使我避而遠之,相反地,對他的「敬」與日俱增,而常常請教他有關醫學教育的問題。我衷心地希望,宋教授能繼續他這種八十五歲仍有六十五歲的精神體力,讓我有更多的機會學習,而能在台灣的醫學教育上共同努力。我更希望沒有福氣在他身旁受教的人,也可以透過這本好書,分享他的智慧。謹以此「導讀」向各位醫界同仁、醫學生以及社會大眾誠摯地推薦這本好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